赵红波:副教授
围绕“低品位复杂矿产资源高效生物提取”:提出了生物冶金体系中,基于溶液电位控制下的黄铜矿表面溶解过程与钝化机制;阐明了黄铜矿生物冶金体系多元组分耦合作用机制,提出了基于溶液组分控制下的黄铜矿生物浸出过程最优电位方程和调控方法;提出了协同、综合利用含银固废与低品位硫化矿石的生物冶金-化学提取-材料制备联合新方法。相关工作近5年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20余篇,引用约200次,申请专利10项,获授权6项。由余永富院士、王一德院士、钱锋院士、邱冠周院士等4位院士组成的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对于该研究工作的重要意义和成果给予了积极评价,博士论文已推荐参评湖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比利时天主教鲁汶大学过程强化与废弃物处理实验室邀请前往实验室并愿全额资助该方面的研究。矿业/冶金领域国际权威期刊Hydrometallurgy主编Jochen Petersen来信中提出“我对该工作很感兴趣,认为这对过去15年甚至更长时间相关领域研究工作具有重要贡献(I have looked through your paper with interest and find it a potentially useful contribution to a area of research over the past 15 years or so.)”。论文评审专家认为“该工作具有原创性和应用前景(I like the subject matter of this work. I found it original and having interesting potential.)”。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服务共享平台项目等多项课题。作为现场技术负责人,在赞比亚谦比希、卢安夏等矿山一线推广该技术达1年,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先后获十五届湖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湖南省第九届芙蓉学子•学术创新奖、中国有色金属科技论文奖、中南大学十佳博士研究生、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中南大学拔尖博士研究生奖学金、中南大学青年岗位能手等奖励。受邀担任矿物加工领域重要国际学术期刊MINERALS & METALLURGICAL PROCESSING(SCI,影响因子1.714)Special Issue “Bioprocessing”Guest Editor(客座编辑),担任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JCR1区,IF为6.065)、Electrochimica Acta(JCR1区,IF为4.798)、Hydrometallurgy(JCR1区,IF为2.605)等10余个国际学术期刊审稿人。先后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并作报告10余次,并担任分会主持人1次,获邀前往2018 ASISC Meeting-New Paradigms in Mineral Processing Technologies(密歇根理工大学主办)作会议主题报告(keynote lec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