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中国科协先进材料学会联合体换届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国科协科学技术创新部副部长王书瑞出席会议,中国科协先进材料学会联合体第一、二届主席干勇院士,第三届主席李元元院士、魏炳波院士等15位主席团成员,以及成员学会有关人员参加会议。
大会第一阶段由中国金属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田志凌教授主持。王书瑞在致辞中对上届联合体的工作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对未来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期望。干勇发表讲话,回顾了联合体的发展历程,并对新一届领导班子寄予厚望。会议宣读了第三届联合体主席团名单。
第二阶段由魏炳波主持,进行了联合体主席团和秘书长聘任仪式。首先,干勇向第三届联合体主席李元元、魏炳波颁发主席杯。随后,李元元、魏炳波共同向干勇颁发了名誉主席杯,以表彰他对联合体做出的杰出贡献。接着,李元元和魏炳波向第三届联合体主席团副主席及秘书长颁发了聘书,自此中国科协先进材料学会联合体新一届领导班子正式成立。
李元元代表第三届主席团发表就职讲话。他指出,联合体将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充分发挥联合协作和人才优势,持续打造“一库四平台”。联合体向上要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强化使命引领,锚定2035年将我国建成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脚踏实地推动材料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的攻关。同行学会之间要深化协同创新机制,凝聚行业发展的合力,集中发力加快推动我国材料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向下要瞄准下游产业重大需求,提升全行业先进材料的应用水平,充分发挥多学科优势,全方位提升为下游产业的服务水平和能力,深入实施“1+N”科技与产业融合工程。新一届主席团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在中国科协强有力的领导下,团结和协调全体成员单位,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为实现我国从“材料大国”迈向“材料强国”的根本性转变而努力奋斗。
13日下午举行了中国科协先进材料学会联合体第三届主席团第一次会议,新任主席李元元主持会议。大家紧紧围绕着李元元的讲话深入交流,对联合体未来的工作达成了高度共识。大家一致认为先进材料学会联合体代表国家材料领域的第一梯队,要有国家担当,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谋大事,着力解决国家材料领域的重大共性问题,将13家学会“拧成一股绳”,发挥集体力量,担当起我国先进材料发展的重大责任。会议选举产生了联合体专家委员会主任为赵宇亮院士、组织工作委员会主任为高瑞平教授、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为伏广伟教授。
会议还举行了中国科协先进材料学会联合体第三届第一次秘书长及联络员会议,新任秘书长张增志教授主持了会议。大家讨论了第三届联合体拟开展的具体工作。大家一致同意,联合体的工作重心应放在三个方面,一是联合起来服务国家材料领域重大共性问题的解决,及时向党中央、国务院报送研究专报。二是深化行业内部的协同机制,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单一学会能做的事联合体不做,联合体只做单一学会做不了的大事。比如,共同开展“中制”材料团体标准体系的建设,共同举办“AI+材料”国家级学术大会,共同实施面向不同受众群体的材料科普期刊、书籍的构建活动。三是要实施“1+N”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工程,“1”代表联合体,“N”代表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联合体要集中优势力量,全方位服务下游的国防军工、航空、航天、海洋、交通、生物医药、建筑、纺织等领域的大学、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国家级重大工程以及城市及科技创新高地。
会议同期举办了2025先进材料产业创新大会,中国金属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新江、中国硅酸盐学会理事长高瑞平先后主持会议。
干勇作了题为《面向 2035 的新材料技术创新思考与展望》的报告,谢建新院士作了题为《新材料大数据中心建设思路与进展》的报告,孙俊良教授作了题为《基于电子衍射的材料结构分析》的报告,陈人杰教授作了题为《先进储能技术与新型电池关键材料》的报告,报告内容深入浅出,全面反映了我国先进材料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线上线下共有约4000人参加会议。
此次大会的成功召开,更加明确了先进材料学会联合体的根本任务和服务职能,使各成员单位之间形成了深度合作的高度共识,通过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共创先进材料学会联合体工作的新局面。新一届主席团成员和秘书处工作班子实现了年轻化、职业化,大家群情高涨,表示各成员单位之间要团结起来,着力提升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和水平,不断形成国家战略优势力量,加快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联合体各成员学会负责人,中国科协科学技术创新部、学会服务中心,联合体秘书处有关负责同志和部分材料领域科技工作者共约40人参加了现场会议。